中新社昆明11月13日电 题:云南滇剧:300年乡间“年戏”温润年轻人
作者 时文枝
身穿大靠(武将战服),顶盔掼甲,24岁的张珂哼上小曲走起台步,为前来体验滇剧妆造的年轻人做示范。
张珂是牛街庄民间滇戏(滇剧)第五代传承人。她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说,随着滇剧研学活动等兴起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她所在的滇戏博物馆,体验300年前乡间“年戏”的快乐。
2023年5月,张珂示范滇剧动作。 巍宝山 摄
位于昆明东郊的牛街庄村是远近闻名的“滇剧窝子”,看滇剧、学滇剧是村民的主要消遣方式。张珂回忆说,“小时候,家里大年初一到初八都不见人,都在各村唱‘年戏’”。
牛街庄滇戏博物馆由张珂的爷爷张勇于2009年创办,是云南首家滇戏博物馆。馆内除百年戏服、道具、曲谱外,还有云南现存为数不多的老郎菩萨雕像。“古时演员们在演出前都要祭拜老郎菩萨,以求演出平安顺利。”
现已77岁的张勇聊起滇戏,眉飞色舞。“滇戏和京剧不一样,是七分念白三分唱”,张勇说,滇戏因饱含云南方言,富有烟火气,比如“克哪跌”(去哪里)、“老倌儿”(老头儿)等。
据史料记载,西南联大时期,蒋梦麟、张伯苓、梅贻琦等学者成为昆明戏院常客。清华大学原国文系主任刘文典甚至评价说:“真正能保持中国之正统者,唯有滇戏。”不过,彼时文人墨客所听滇戏是清朝时由外乡人带来的秦腔、徽调等融入云南滇曲滇调而成,以昆明官话为本;现在则融入更多当地民族元素。
“比如演出服会有葫芦、山茶花等刺绣,根据情节需要会穿上白族、傣族、彝族服饰。”据张勇介绍,唱滇戏可以是丝弦、襄阳、胡琴三大声腔独立演出,抑或是“三下锅”(三大声腔同时运用于一部剧目),如今还会加上芦笙等民族乐器,好似“云南民谣”。
2023年国庆节期间,牛街庄滇戏博物馆开展戏曲体验活动。杜少卿 摄
时光流转间,滇剧已有1600余个剧目,彝族《赛装姑娘》、傣族《南慕罕公主》、白族《洱海渔歌》等滇剧层出不穷。自2011年免费开放至今的牛街庄滇戏博物馆,已累计迎来3万余人参观。
开设滇剧新媒体账号、建立粉丝社群、安装字幕机、专业老师授课……2020年,张珂与姑妈张春丽开始为日渐式微的滇剧谋出路。而今,曾是滇剧老戏迷“秘密据点”的滇戏博物馆,已成为年轻人周末、寒暑假的打卡地。
英气剑眉、手持红缨枪,在今年的昆明五百里音乐节上,滇戏博物馆的8位“杨门女将”在马帮乐队的摇滚乐中闪亮登场。台下上万名年轻人高举双手欢呼回应。“这场戏是爷爷经历过的、年轻观众最多的滇戏表演。”张珂说。
云南玉溪市滇剧院院长冯咏梅介绍了另一种“混搭”:在台湾,宜兰歌仔戏团“兰阳戏剧团”与该滇剧院演员们切磋两岸戏曲表演。而在全国各大戏曲艺术节,改编自莎翁名剧、移植于川剧同名剧目的“新滇剧”《马克白夫人》座无虚席。
冯咏梅(左一)登台表演“新滇剧”《马克白夫人》。(资料图,玉溪市滇剧院 供图)
因地缘优势,玉溪市滇剧院多次赴广西南宁参加中国-东盟(南宁)戏剧周,其滇剧小戏《面子》曾荣获戏剧周最高奖“朱槿花奖·优秀剧目”。“我们还牵头成立了‘西南地方戏曲联盟’,以促进云贵川地方戏曲的保护与创新。”冯咏梅说。
“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滇剧团(院)走进泰国。”57岁的泰籍华侨张亮称,他的父亲是个滇剧迷,喝茶看戏是每天的标配。“滇剧不要被年轻人淡忘。”
在演出现场,张珂曾经遇到有年轻观众对父母误将滇剧介绍成京剧予以纠正。“每当听到这种声音,感觉我们做的都值了。”张珂说。(完)
下一篇:没有了